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新会员注册
|
个人会员登录
|
单位会员申请
|
English
首页
关于学会
学会简介
组织机构
分支机构
现任理事
国际组织
历届理事会
规章制度
历史回顾
联系我们
学会动态
通知公告
学会新闻
行业新闻
新闻投稿
学术活动
国内学术会议
国际学术会议
会议搜索
会议通知
会议报道
学术交流
技术培训
云图书馆
首页
会议报告
学术期刊
会议论文
科普
标准
音视频
图集
科技奖励
会员服务
个人会员
单位会员
产业链
科技成果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申请
科技成果评价项目
团体标准
已发布标准
在研标准清单
管理办法
实施流程
附件下载
联系我们
科学普及
科普活动
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知识
科普专家团队
党建强会
主题教育
党建动态
首页
演讲PPT
学术期刊
会议论文
标准
培训
科普
音视频
图集
快速搜索
标题:
类别:
— 全部 —
期刊
书籍
会议
标准
科普
竞赛
培训
形式:
— 全部 —
讲稿
图集
纯文本
论文全文
论文摘要
音频
视频
速记
整册
船用低速柴油机曲轴强度计算研究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采用接触分析对主轴颈过盈套合过程进行讨论,分析套合之后的应力分布以及过盈量的存在对于曲轴工作所产生的影响,然后对曲轴的整体模型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结论,套合式曲轴套合部分对于工作中的曲轴应力分布情况和应力集中现象有一定的改善:通过分析得出整体曲轴的应力与变形云图,并验证了单拐曲轴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查看
船用低速柴油机活塞强度计算研究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建立某型低速柴油机活塞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活塞在机械负荷、热负荷和热-机耦合作用下的温度场、应力场和变形场的分布情况,并对各分布特点做了详细分析。得出结论,机械负荷与热负荷都会引起活塞整体出现较大应力,而活塞整体变形主要由热负荷引起。然后对活塞组合件进行接触计算分析,校核活塞杆小端的强度,同时验证约束面边缘处较高应力为真实应力。
查看
柴油机缸套变形及其对活塞二阶运动的影响分析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柴油机缸套工作变形将直接影响活塞组二阶运动,进而影响活塞环组的密封性能。针对一款T3阶段高压共轨柴油机,研究了缸套工作变形情况,结合机油耗试验测试,采用数值仿真模拟方法建立了柴油机活塞组动力学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缸套变形对活塞二阶运动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缸套变形下,活塞径向位移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趋势一致,但位移峰值有差异。随缸套变形阶数的增加,活塞倾角位移峰值呈现增加的趋势,且变形距离对活塞径向位移及活塞倾角位移影响都较小。
查看
汽油机进气道结构对流动影响的模拟计算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运用模拟软件AVL-fire针对一款4缸电控气道喷射汽油机的原进气道和新设计的进气道分别进行了稳态计算和瞬态模拟计算,并对比分析2种结构气道的速度场、压力场和端流场模拟结果,以研究新气道对发动机的进气状况是否有改善。结果表明,新设计的气道结构可以获得更大的流量系数和滚流比,是一种比原气道更优化的结构。
查看
某发动机压缩机支架的设计与分析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压缩机支架用CATIA进行模型建立,并用UG CAE软件的有限元分析功能对压缩机支架结构静强度、疲劳强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了不同重力加速度下的应力分布,为支架的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
查看
气门重叠角对天然气掺氢发动机性能的分析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摘要:本文通过对气门重叠角优点以及实现方式进行理论分析,发现气门重叠角对发动机各项性能影响较大。通过改变发动机配气相位来实现不同气门重叠角,以此来研究重叠角大小与发动机性能的关系。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某款天然气掺氢发动机仿真模型,分析了两种配气方案下气门重叠角对发动机转矩、排放的影响规律,最终确定发动机在全负荷工况时1400r/min和2300r/min转速下配气方案2对应20CA气门重叠角为最佳研究方案,该研究方法为气门重叠角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查看
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调速器设计与实验研究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设计了一种神经网络自适应PID控制算法,该算法利用BP神经网络独特的自学习能力,实时修正转速环PID控制器的控制参数,达到在线优化柴油机调速器调速性能的目的。建立仿真模型,并在柴油机启动,稳定运行及加减载条件卜进行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自适应PID调速算法能够很好的兼顾柴油机在小同转速卜的转速稳定性,其调速性能明显优于常规PID调速算法,达到了二级电站的要求。
查看
基于ANSYS的炭罐电磁阀振动噪声分析与研究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炭罐电磁阀是燃油蒸发系统的重要部件,低温工作时噪声会格外明显。本文主要采用ANSYS对某型号炭罐电磁阀在常温和低温工况下进行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和瞬态分析,得到炭罐电磁阀结构中的柱塞头部和尾部的橡胶元件的动力学响应,发现橡胶从常温下的橡胶态转变为低温下的玻璃态后,炭罐电磁阀工作时的振动波动明显增大,由此带来的噪声也会增加。据此提出改进橡胶材料来有效降低炭罐电磁阀低温振动噪声。
查看
两次直喷对汽油压燃(GCI)影响的试验研究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在一台改造的单缸发动机上开展了两次直喷对汽油压燃(GCI)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烧相位和燃烧始点随预主喷间隔的增大,先推后,再提前。分析发现:随着硕主喷间隔增大,缸内混合气浓度分层作用逐渐减弱,混合气活性分层作用逐渐增强。相比单次直喷GCI,两次直喷可以通过控制预喷油量和预喷时刻更灵活地控制燃烧过程。
查看
预喷策略对柴油混合燃料燃烧与排放的试验研究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在一台四缸柴油机上研究中等EGR率下预喷策略对柴油/汽油/正丁醇混合燃料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柴油中混入汽油或正丁醇可以大幅改善使用预喷策略带来的soot排放恶化现象。同时采用较大预喷比率和较短预喷间隔能够有效降低MPRR。三种混合燃料(D70G30、D70B30和D70B15G15)的soot排放对预喷比率和预喷间隔的变化不如D100敏感。预喷比率在10%前后NOx排放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减少预喷比率和预喷间隔都能够降低THC和CO排放。此外,预喷间隔对NOx和THC排放的影响比预喷比率明显。
查看
上页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