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 论文全文 - 设计智能制造2023学术年会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
    跨/超临界工况下,碳氢燃料的密度特性对压力与温度非常敏感,常见的SRK、PR、RK-PR等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热力学条件下计算精度差异很大,不能满足当前对跨/超临界流体物性研究的精度要求,需要应用具备更高精度且易于求解的状态方程以改善密度预测的性能。针对液态碳氢燃料在内燃机实际缸内热力学条件下的密度变化,比较了上述立方型状态方程的密度预测性能,通过比容平移(Volume translation,VT)理论修正状态方程,并将比容平移量规范为温度函数的修正形式。结果表明:经比容平移修正的立方型状态方程,保持立方型状态方程形式简单、求解迅速的同时,密度计算精度显著提高,适用于正庚烷、异辛烷及其混合燃料、缸内混合气的高精度密度预测。
    查看
  • 论文全文 - 设计智能制造2023学术年会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
    为解决冷起动过程中着火困难、滞燃期长的现象,采用双喷策略改善着火过程。为了探究预喷对主喷着火过程影响机理以及缸内双喷策略优化方案,根据一台8缸v型柴油机建立了Converge仿真模型,在冷起动条件下进行了实验和仿真计算。首先,通过双喷与单喷着火过程对比,得到双喷过程中预喷对主喷着火的促进作用过程;其次,分析了不同喷油间隔下预喷对主喷着火的影响,得到随着喷油间隔增加,主喷着火滞燃期先缩短后增长的规律,并发现预喷核心区域的温度直接影响着火时刻;最后,研究发现随着喷油间隔增加,参与高温反应的燃料量逐渐降低,导致燃烧效率也逐渐降低。
    查看
  • 论文全文 - 设计智能制造2023学术年会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
    在工作中工程车辆的振动不可避免,而振动强化换热是提高散热器传热效率的有效方法。运用重叠网格技术对波纹翅片振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在振动条件下翅片的结构参数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并选取最优结构参数组合将其与无振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振动使波纹翅片结构因子对换热性能的影响产生了变化,振动时翅片高度和翅片波长敏感性增加,节距和波幅的敏感性降低。翅片的结构参数主要通过改变换热面积,破坏边界层增加扰流,改变流速的方法来提高传热性能。其中4Hz,5mm的振动使j因子最大增加12.1%,f因子减少8.6%。研究结果可以为波纹翅片换热性能的研究提供一定指导。
    查看
  • 论文全文 - 设计智能制造2023学术年会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
    机体结构复杂、壁厚不均,是柴油机上十分重要的零件之一。利用热力学计算和铸造仿真,对比研究了铝硅和铝铜合金柴油机机体的铸造过程,旨在为铝铜合金柴油机机体制造工艺的制定与优化提供借鉴,为柴油机功率密度的进一步提升奠定零件基础。结果表明,ZL205A合金Cu含量增加,固相线温度降低的程度大于液相线温度降低的程度,凝固区间增加,增加0.1wt%的Cu,凝固温度区间增加约1℃,流动性变差。在利用铸造铝铜合金代替铸造铝硅合金铸造机体时,可适当降低Cu含量,提高浇注温度缩短浇注时间,并合理设计冒口位置和尺寸,使铸件得到有效补缩。
    查看
  • 论文全文 - 设计智能制造2023学术年会 高强化材料与结构技术
    采用试验表征和增材制造过程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表征及解析GH4169/RuT350双金属增材制造缺陷形成原因。光学显微镜表征双金属结合界面的形貌;离散单元法建立粉末床模型,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双金属增材制造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温度场、流场揭示其缺陷形成机理。研究表明:线能量密度影响了熔池吸收能量和热量传递,导致不同工艺参数下熔池的深度产生差异,而影响熔宽的主要是扫描间距;扫描速度是影响熔池流场的主要因素,扫描速度快,流场变化剧烈,更易将气体卷入进熔池中,过快的扫描速度同时会减少熔池的寿命,使得熔池内气体来不及逃逸,增加成型后的孔隙率;较低的扫描速度使熔池的寿命增加,铸铁内高熔点的碳未完全熔化,随着熔体的流动从熔池底部逸出凝固在熔池内;仿真结果表明线能量密度低的试样熔池内气体体积分数略高于线能量密度高的试样熔池内的气体体积分数,与试验测得孔隙率的结果相近。
    查看
  • 论文全文 - 设计智能制造2023学术年会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
    为确定多次喷射下共轨喷油器结构参数对后喷油量波动的敏感程度,选择最优的敏感结构参数评价方法,以及在不同工况下各参数敏感程度的变化情况,基于AMESim建立了共轨喷油器仿真模型,在轨压100MPa下验证了模型正确性;然后,利用LSA、SI、SA、元效应方法、P值方法对共轨结构参数敏感性进行评价,确定了P值评价方法准确度最高,在轨压150MPa、主-后喷射间隔2000μs工况下,参数敏感性大小顺序为电磁阀弹簧预紧力、进油节流孔直径、针阀直径、出油节流孔直径、电磁阀球阀升程、针阀弹簧预紧力、针阀最大升程;最后,基于P值评价方法,在不同主-后喷射间隔与轨压下研究各参数敏感程度变化,结果表明,随主-后喷射间隔增加,电磁阀球阀升程、针阀最大升程、出油节流孔直径的敏感程度增加,针阀弹簧预紧力在主-后喷射间隔时间变化范围内均为不敏感参数,随着轨压增大,电磁阀球阀升程的敏感程度增加,针阀最大升程与针阀弹簧预紧力的敏感程度降低。
    查看
  • 论文全文 - 设计智能制造2023学术年会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
    内燃机
    查看
  • 论文全文 - 设计智能制造2023学术年会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
    自由活塞内燃发电装置具有高的能量转化效率,高的功率密度,而其活塞动子的位置检测是系统高效运行及控制的关键。本文将自由活塞直线发电机中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作为无传感器位置观测的研究切入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龙伯格状态观测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位置观测方法。该方法以双闭环矢量控制系统为基础,由龙伯格观测估测出电机的反电动势,再将反电动势作为锁相环输入,最终解算出电机的速度/位置信息。并对该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辨识出系统动子的速度和位置,稳定运行时辨识误差不超过0.02m。采用该方法能够实现自由活塞直线发电机无传感器下高精度位置辨识,
    查看
  • 论文全文 - 设计智能制造2023学术年会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被广泛认为具有取代车辆内燃机的潜力。然而,由于燃料电池无法回收能量并且动态响应缓慢,因此需要与动力电池配合使用。制定高效的能源管理策略以实现出色的燃料经济性是研究的目标。 针对传统ECMS中等效因子(EF)选择错误导致整车经济性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等效燃料最小消耗量策略(AECMS)。该方法利用运动学片段,通过考虑能量回收对SOC变化的惩罚项来更新等效因子。 最后,将优化的等效因子代入优化目标函数,实现高效能量调节。 在NEDC下的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基于固定SOC基准的ECMS相比,该方法在保证车辆动力的同时提高了1.7%的燃料经济性,并将SOC提高了30%。
    查看
  • 论文全文 - 设计智能制造2023学术年会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
    使用数值仿真的研究手段,建立了一个低压直喷氢燃料发动机的缸内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燃烧室形状以及不同喷射正时不同活塞型线对发动机的氢气流动以及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Omega型活塞方案在缸内侧置喷油器低压直喷中并不能很好的配合氢气射流,最后导致缸内的氢气浓区分散在活塞的凹坑里面;对于氢喷射器布置在进气门之间的方案,由于氢气射流与缸内初始流场的滚流方向相对,阻碍了氢气的流动,使得缸内的氢气无法通过滚流向上运动,而是随着活塞上行最后被活塞挤压形成了氢气浓区分散在氢气稀薄区域的两侧。不同喷射正时下,活塞型线的表现不同是因为侧置喷嘴在不同喷射正时撞击活塞的配合角不同。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