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采用Th i n -wa l l s模型对某重型柴油发动机缸内喷雾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燃烧室活塞壁面材料、隔热涂层对壁面传热和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为低传热燃烧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外壁面温度升高,活塞内壁面温度随之升高,通过活塞壁面损失的热量减少。外壁面温度由573K升 高到773K时,I SFC降低1.75g/kW·h,ITE提升0.4%。在燃烧过程中,高热流密度主要集中活塞凹坑至唇口处。采用隔热涂层后,壁面的热流密度明显降低,其中活塞凹坑至唇口处热流密度降低最为明显。采用隔热涂层 后隔热涂层表面的温度热波动性提高,有效地减小壁面温度与燃气温度的差异。采用隔热涂层后能够明显改善油耗和热效率,隔热涂层材料不同,改善效果也不同。隔热涂层表面粗糙度对发动机性能具有较大影响。随着表面粗糙度增加,活塞内壁面温度升高,活塞内壁面热流量峰值增大,油耗和热效率进一步恶化,隔热涂层加工至活塞表面时需尽量减小表面粗糙度。
    查看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为了提高船舶系统能效,本文提出了一种船舶双轴并联式气 电池混合动力系统方案,在S imu l i nk平台上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对系统在电力推进模式下的能量流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系统在E3循环、不同混合度下 的单位时间系统能耗以及节能率的变化规律,得出了节能率map,并以周期性作业船舶为例通过加权的方法对系统节能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混合度为0.3~0.5、负荷小于45%时节能率平均大于15%,在混合度为 0.45~0.5、负荷小于30%时节能率平均大于20%,且在混合度为0.5时通过运行时间加权方法所得系统的最大节能率为8.65%。
    查看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大型高速柴油机的发展要求涡轮增压器保持高效率同时具备宽流量和高压比,并提升响应性和可靠性。通 过增强材料强度,选用宽流量特性扩压器,减小转动惯量,提升可维护性等途径,ABB针对高速柴油机专门开发了TPX增压器。基于济柴12V175柴油机电力钻井和压裂车两种应用分别模拟匹配TPX44和TPS44增压器,发现TPX增压器更符合高速柴油机一机多用的特点,且相比于TPS系列,其温度和海拔适应范围均大幅拓宽;使用TPX44和TPS44增压器在12V175柴油机上进行匹配试验,实测数据表明其性能符合设计预期,且与TPS44相比,其满负荷排温和油耗均下降,喘振裕度和转速裕度分别提升约15%和5.6%。
    查看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简述了某型号1E级核电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在进行负载突变试验时频率恢复时间超标的情况,根据负 载变化对柴油机运行的影响,列出了多种可能导致此情况的原因,并利用分析法和试验法对各原因进行了逐一排查,之后初步判断调速器执行器速度设定螺钉的松动是引起负载突加试验频率恢复时间超标的最可能原因,最后进行验证试验并确认了这一判断。本文通过对整个超标原因排查过程的详细描述,为后续进行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的负载突变试验提供了充分的借鉴经验。
    查看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针对内燃机车用柴油机未来发展需求,介绍了ABB铁路专用增压系统的设计特征和关键技术,并基于某中 速柴油机,建立了发动机工作过程性能仿真模型,分别模拟了单级增压柴油机和两级增压柴油机在牵引特性下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级增压系统后,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降低燃油消耗率,减少NOx 排放,并满足2500米高原情况下发动机不降载的要求。
    查看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以海上钻井平台用1000kW燃气发电机组为主要对象,阐述一种高增压、大功率、燃气消耗率低、高可靠性、长寿命的燃气发电机组,机组功率1000kW,电压400V,频率50Hz。机组满足海洋采油平台特殊的盐雾、潮湿工况环境对燃气发电机组的需求,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可以替代进口燃气、双燃料发电机组。
    查看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为了提高中速大功率柴油机高压油泵的使用寿命和维修更换柱塞副的操作性和安全性,重点说明中速柴油 机燃油重油(HFO)时对燃油系统的技术要求和高压油泵柱塞副的拆卸和装复操作过程,将高压油泵的滚轮导筒和柱塞副的拆卸和装复的工装设计成一体,利用手柄转动操作平台来带动高压油泵实现180°的转动,易于操作,起着高度省时、省力和节省空间的功效作用,具有较强的安全系数;又着重强调了高压油泵柱塞副的材质、热处理等性能对高压油泵柱塞副的使用寿命和缩减柴油机运行维修成本的重要性。
    查看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为满足国Ⅵ法规中对节温器卡滞在常开位置的诊断要求,根据节温器正常和常开时的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特 性,提出分区诊断法,将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场分为节温器未开启区域和开启区域。未开启区域采用温降法或者风扇主动诊断法完成节温器诊断,当冷却液达到热平衡且工况稳定,采用风扇主动诊断法,否则采用温降法进行诊断;开启区域采用时间诊断法进行诊断。对上述诊断模型进行标定后,在WLTC循环下进行验证,该诊断模型可准确诊断出节温器的故障状态。
    查看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利用三维流体计算分析软件,开展了一款三缸汽油机缸体缸盖并联冷却水套的正向设计和研究工作。以水流组织方向、冷却流量分配比例、流动均匀性、换热系数等为设计考核目标,通过优化水泵入口结构、调整气缸垫大小和优化水套局部结构等方法,实现了冷却水套对发动机的有效冷却,缸体流量分配占比下降13%,避免缸体过冷,缸盖水套实现横流冷却功能,且各缸间的流动不均匀性由56.9%减少至15.6%,气缸盖平均对流换热系(HTC: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为气缸体平均HTC的1.77倍,缸盖鼻梁区局部HTC大于20000W/(m2·K)。
    查看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针对柴油机典型机械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概率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采用振动传 感器采集柴油机壳体振动信号,利用小波包分解信号并提取故障特征参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获得敏感特征参数,减小数据处理复杂程度和学习量;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对典型故障的样本数据进行学习训练,构建满足应用要求的神经网络并完成故障的自动分类识别。研究表明该方法效果较好,可用于柴油机实际故障的识别诊断。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