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 论文全文 - 设计智能制造2023学术年会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
    换热器是汽车空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汽车空调的好坏。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因为其使用方便、换热效率高等特点更是被广泛应用到了汽车空调中。本文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百叶窗翅片进行了相应的分析,通过改变百叶窗翅片的角度、间距以及长度来检测其对j因子、f因子以及JF因子的影响。为了选出更合适的机器学习模型,本文从预测精度和预测规律两方面对比分析了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并对各参数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23交通能源与智能动力大会 能源、燃料与润滑油
    本文介绍了CN98品牌汽油的特性研究。通过开展实验室模拟测试、发动机台架测试及车辆转毂测试,结果表明含有汽油清净剂的CN98品牌汽油,具有良好的防锈性和喷嘴清净性,在台架测试中能够提供良好的发动机沉积物清净性,在实车测试中可有效降低车辆的油耗与尾气污染物排放。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23交通能源与智能动力大会 混合动力及先进汽油机
    应用GT软件对氢发动机性能进行评估,进行增压器匹配及控制策略优化,提升性能;应用CONVERGE软件对PFI及DI氢发动机缸内流动及燃烧进行分析,研究喷氢策略、DI导流罩方案及PFI喷氢回火问题等,支持氢发动机设计开发。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23交通能源与智能动力大会 能源、燃料与润滑油
    随着发动机油的质量规格的发展,ACEA-2021轻型发动机机油序列在不断改善润滑油性能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文章介绍了一种柴油发动机专用油在满足C2 5W-30的基础上,进行耐久性试验上的应用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款欧系轻负荷商用车柴油机专用油除了满足相应等级水平的要求,高温下抗氧化性能极为优越。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23交通能源与智能动力大会 混合动力及先进汽油机
    混动发动机热管理控制策略是通过热管理控制策略改善发动机冷启动暖机速度,从而更加适应混动车型启停工况更加频繁的应用场景的关键技术。着重研究了由电子水泵、节温器、发动机水套、暖风、水温传感器、散热器及管路组成的热管理控制策略,包括发动机台架标定以及热管理策略下5个阶段MAP标定限值、数据有效性分析、各阶段限制条件分析、各个阶段验证结果等。研究发现发动机热管理策略下每个阶段限制点,根据限制要求制定合理控制MAP。最后对比了不同水泵方案热管理方案,对整车WLTC循环工况影响,电子水泵的热管理控制策略, 使发动机暖机时间缩短25%,整车WLTC循环油耗降低0.7%。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23交通能源与智能动力大会 能源、燃料与润滑油
    文章修改采用ASTM D7549-21试验方法,研究调制了一种国产燃油代替了方法推荐燃油。解决长期依赖进口的瓶颈,同时自主建立柴油机油性能的评定Caterpillar C13法,具有良好的再现性和区分性,满足柴油机油性能的评定Caterpillar C13法试验要求,通过评价活塞沉积物、2环沉积物、活塞环粘结以及机油耗来确定发动机油性能,用于评价柴油机油高温清净性能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23交通能源与智能动力大会 混合动力及先进汽油机
    基于点火室喷射汽油和主室喷射氨气的燃烧模式,通过可视化实验分析了射流点火和氨燃烧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火花点火方式,汽油点火室射流方式能够明显强化氨燃烧,点火延迟和燃烧持续期分别缩短77.9%和80.4%。氨/空气当量比为1.0和0.8时,相比于1.0%、2.0%和2.5%GEP,1.5%时氨燃烧特性最佳和较好,其具有更好的适用性。相比于6.0mm和4.5mm孔径,3.0mm孔径时较少的自由基数量会降低点火能力,增大点火延迟,并可能造成点火失败。但其高射流速度促使自由基与氨/空气混合更均匀,缩短了快速燃烧期和燃烧持续期。适当降低当量比可以提高氨燃烧效率,应根据发动机的负荷要求,实时调整当量比和点火室汽油喷入量。
    查看
  • 论文全文 - 设计智能制造2023学术年会 高强化材料与结构技术
    针对某柴油机转向泵十字盘断裂失效的问题,通过对断口、匹配设计、质量及使用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确定原因为转向液压系统清洁度问题。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23交通能源与智能动力大会 混合动力及先进汽油机
    电子节气门的快速精准控制对复杂运行条件下的整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很大影响。本文基于GT-POWER建立发动机空气系统的一维性能仿真模型,结合MATLAB/Simulink搭建联合仿真控制平台,分析PID、粒子群-PID和BP-PID控制算法对电子节气门的控制效果及整车性能的影响。扭矩-转速曲线的仿真结果与真实测试结果吻合较好,最大误差为4.86%。研究结果表明BP-PID控制系统响应快、控制精度高、鲁棒性好、算法开发周期短。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23交通能源与智能动力大会 航空动力
    为了量化全飞行阶段航空污染物排放及其对环境气候的影响,首先,基于ICAO 2023年发布的发动机排放数据库(EEDB)、公开文献中巡航高度排放测量数据和燃烧可持续航空替代燃料(SAFs)的地面排放测量数据建立了全飞行阶段航空污染物排放数据库;其次,基于建立的数据库,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全飞行阶段航空污染物排放指数建模方法,基于该方法建立的航空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排放指数模型在训练验证集合测试集上的决定系数均超过了0.92,且相比于传统的排放指数模型,模型预测精度大幅提升;此外,为了研究航空污染物排放清单,提出了一种航空全飞行阶段污染物排放清单与其三维分布的算法,基于计划航班数据对2005年的全球航空排放清单进行了预测;最后,基于QAR数据对国内某趟航班全飞行阶段航空污染物排放的三维分布进行了计算,并基于CoCiP研究了航空尾迹云对环境气候的影响。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