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5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基于能量磨损理论的观点,从载荷方面进行发动机气门导管磨损因素分析。将配气机构相关零件不同结构形式作为设计因子,以发动机气门导管工作循环中所受摩擦功作为磨损表征变量,建立ADAMS 3D动力学计算模型,分别模拟初始磨损状态、后期磨损状态,及缸盖热变形条件,进行DOE正交试验分析,得到配气机构各结构参数对导管磨损的影响度。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5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针对铝合金油冷器氮气保护无钎剂钎焊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用芯片材料为多层复合铝合金,顶板、翅片和安装板材料为常规3003铝合金。各零件装配后不添加任何钎剂在氮气保护钎焊炉中进行钎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常规的零件冲压、装配和装夹方式,常规的氮气保护钎焊炉炉况,可以实现铝合金油冷器的无钎剂钎焊。钎焊后,芯片表面呈现氧化彩色,钎缝质量良好,无孔洞缺陷,钎缝圆角饱满。芯片芯层和翅片无明显溶蚀和Si元素扩散问题。铝油冷器的静压爆破强度达到了8.3MPa,是设计强度的2倍以上,试验时铝油冷器翅片断裂失效,无钎剂钎焊油冷器的钎缝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5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内燃机行业中。济柴顺应行业要求,迎合市场变化,自主设计开发出一款低排放、高效率、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天然气发动机,通过对增压器、点火系统、控制系统的优化,完成了对该机型性能的开发,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5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介绍了预混式双燃料发动机的天然气供气系统和控制系统,针对双燃料发动机特点及工作方式,通过试验及数据分析研究其相对于柴油机在动力性、经济性、燃烧及排放工作特性的特点。结果表明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及其他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燃烧过程与纯柴油模式相似,最大爆发压力、最大燃烧温度及放热率较纯柴油模式大。CO, CH排放量较纯柴油模式高,NOx排放量降低。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5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加严,燃油蒸发排放污染物的控制越来越受到主机厂的重视。而炭罐作为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正常工作与否将决定整车蒸发排放的表现。本文作者以某车型炭罐工作能力失效导致整车蒸发排放试验超标为例,分析了该车型炭罐失效的原因,并利用台架试验再现其失效形式,并据此提出改善炭罐结构的措施。台架试验和整车耐久试验结果表明:该改善措施能有效地解决此车型炭罐失效的问题。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5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某船用柴油机在内河航运市场上用户反馈低速工况时油耗高,针对此问题对该船用柴油机的低速工况进行了性能优化,以适应内河航运复杂多变工况;增压器的重新匹配是较为直接、经济、简便的方式,此次性能优化中模拟用户使用的低转速工况对柴油机进行台架试验,结果显示重新匹配带废气旁通阀的增压器,低速工况经济性得到了较大提高,增压器转速在110%Pe工况时在安全转速范围内,低速工况满足船用柴油机使用要求。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5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针对某款增程式电动汽车,在整车性能指标和系统结构确定的基础上,从电驱动系统、电储能系统、增程器等方面出发,对整车动力系统进行了选型匹配,并确定整车固定传动比、动力电池SOC许用范围及发动机最优工作点。使用混合动力汽车仿真软件Cruise对整车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改换后的动力系统满足动力性及经济性要求。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5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β型斯特林发动机更是具有体积小、传动平稳、易于密封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一款β型三曲拐闭式循环斯特林发动机,进行了工作过程数学建模、运用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根据仿真与分析结果,得到了不同气体工质功率输出与热效率随转速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斯特林发动机不同转速运行范围内,应采用不同的气体作为工质,才能获得较高的功率输出与热效率。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5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基于Reynolds润滑方程和油膜厚度方程,研究了形状公差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机理,建立了径向圆公差和轴向公差的表达公式;针对某高功率密度柴油机,建立了详细的单缸机计算分析仿真模型;通过与实际衬套穴蚀区域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径向圆公差的齿数、齿高和轴向公差的锥度、桶形、喇叭形对活塞销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最大油膜压力、轴瓦最大摩擦力矩和平均摩擦损失功率的影响规律,得到结论:径向圆公差对润滑性能影响较大,有导致连杆小头衬套脱落的危险,锥形公差影响较小,桶形和喇叭形公差有导致穴蚀的危险。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5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当代汽油机普遍配置了双顶置凸轮轴(DOHC)的可变气门正时(VVT)系统,发动机工作时配气机构对凸轮轴产生的负载扭矩会影响VVT相位器的调节速度。本文通过分析凸轮轴的受力状况,建立了凸轮轴负载扭矩的数学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计算,确定了凸轮轴负载扭矩随转速的变化规律。针对发动机低速时凸轮轴负载扭矩对相位器调节的阻碍作用,开发了虚拟止回控制策略,基于凸轮轴负载扭矩正、负切换的基准角和机油流量特性,确定占空比切换时刻和虚拟止回占空比数值。目标相位提前和滞后的仿真结果表明,设定值从5°CA到45°CA和从45°CA到5°CA阶跃变化时,相位器调节速率分别提高25%和34%。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