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通过有限元计算方法对船用柴油机油底壳进行动态性能分析,得到油底壳的模态振型和频率。 为了提高油底壳的刚度,设计了三种方案对油底壳进行优化,并对优化方案进行模态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合理的加强筋结构对提高油底壳的刚度效果最好。为了考虑内部油液的影响,采用声固耦合法,对工作状态下的油底壳进行振动特性分析,结果显示油底壳内部的油液会大幅降低油底壳的模态频率,建议油底壳的设计中考虑油液可能带来的影响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本文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和化学反应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温度对 C2H4/O2/AR 层流 预混火焰中萘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荧光强度沿火焰高度逐渐增大,即萘的浓度随火焰高度的增 大逐渐增大,且温度增加使萘的浓度有先增后减的趋势。为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其反应机理,本文利用 Chemkin Pro 软件构建一维层流预混火焰模型,由模型结果可知,萘的浓度沿火焰高度逐渐增大,温度增加使萘的浓度有先增后减的趋势,与实验结果一致。温度改变使形成第一个苯环的重要物质 C2H2,C3H3和 C4H4改变,其中 C4H4影响后续萘的生成浓度变化。温度使得萘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都增大,其中消耗速率的增长幅度更大,导致了萘浓度存在最大值。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为减小传统柴油机燃烧路径中的局部高当量比,加快燃油空气混合速率,达到降低柴油机碳烟排放并提高燃烧效率的目的,通过可视化方法,研究了单孔与不同角度交叉孔喷嘴的喷雾宏观特性。结果表明:交叉孔喷嘴的喷雾贯穿距较小,喷雾锥角较大,随子孔相交角度和喷射压力增大,差距更加明显;环境气体密度、温度对交叉孔喷嘴的喷雾特性影响更大;低喷射压力下,交叉孔喷嘴滞燃期更长,增大喷射压力,滞燃期小于单孔喷嘴;交叉孔喷嘴喷雾的 火焰总强度更低,表明更低的碳烟含量,随着喷射压力的增大和子喷孔相交角度的增大,火焰亮度降低更明显。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主要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双燃料发动机DF6300试验、排放控制的过程和一些手段,其中主要介绍基于NOx生成机理下的物理解决方案,包括减小压缩比、增加空燃比、调节提前角等,以及介绍了这些调节方法在使用过程中的表现,并且得出一些较实用的结论。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高压油泵的比例流量限制阀(volume control valve,VCV)供油与柱塞吸油之间存在频域耦合作用,导致VCV阀出口流率的动态波动,进一步影响到高压油泵的供油稳定性,研究其供油频域耦合特性,对深入了解高压油泵供油特性,实现轨压精确稳定控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文利用AMESim液力仿真软件建立高压油泵的仿真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基于仿真模型采用频域分析方法研究高压油泵供油的频域耦合特性,揭示VCV阀和供油柱塞之间频域耦合作用对VCV阀出口流率波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VCV阀出口流率始终大于供油柱塞吸油流率时,VCV阀出口流率的波动主频与供油柱塞吸油频率一致;反之,VCV阀出口流率的波动主频与VCV阀工作频率一致;当VCV阀出口流率仅在部分吸油行程小于供油柱塞的吸油流率时,VCV阀出口流率的频谱曲线中会同时存在与VCV阀工作频率和供油柱塞吸油频率相关的频率。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本文研究了F-T柴油与生物柴油掺混燃烧时对柴油机燃烧特性和振动特性的影响。选用生物柴油以不同比例与F-T柴油掺混,在41000BZL增压中冷柴油机试验台架上进行2000rpm-150Nm负荷特性试验,并与0#柴油对比。试验表明,混合燃料的燃烧始点提前,滞燃期缩短,压力升高率和瞬时放热率峰值均随生物柴油比例增加而增大,但均低于0#柴油。相比于0#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柔和,振动降低,但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例增加,燃烧冲击振动也随之增加。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采用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法(SHS法)制备了CeCoCr系列、MnCo系列和MnNi系列这三个非资金属系列催化剂以及Pd基系列货金属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对低浓度甲烷的低温催化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在非贵金属催化剂方面,Mn系列催化剂的低温活性较好,其中Mno,Co的性能是最好的,在295℃左右达到20%的效率,在400℃左右达到90%的效率。在PdCeZr系列催化剂方面,大多数催化剂都在325℃以下就能达到20%的效率,其中1%wtPdCe0.75Zr0.25性能最好,在290℃左右就可达到20%的效率。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现在电启动系统普遍应用在柴油机和燃气机上,有着十分广泛的市场,但是由于电启动系统的继电器频繁出现粘连情况,导致控制系统断电后,启动系统一次回路无法脱开的现象,尤其是在使用蓄电池作为起动电源的现场,情况更为严重。解决此问题,除选择更加可靠的继电器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一下现有控制策略进行改造,减少故障发生或发生后对设备的损坏,为此提出三种改进方案。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船舶柴油机排气能量回收潜力巨大,为有效利用船舶柴油机排气余热,本文基于循环载热介质设计了适合于船用的间接换热型式的温差发电装置(MTEG),搭建柴油机台架测试了MTEG装置内部温度分布规律以及电能输出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本装置循环管路中以及各热电转换模块的热端温度分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有利于高品质的电能输出;在不同的外电阻和柴油机功率下研究了MTEG装置的输出特性,证明了本文提出的介质循环换热型式的温差发电装置可有效实现柴油机余热的回收发电且发电功率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文章最后针对试验结果对MTEG装置提出了改进措施,并探讨了在船舶上应用的可行性,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二阶滑模作为高阶滑模的特殊情形,不仅具有传统滑模鲁棒性强、对外界干扰不敏感的特点,而且能够有效地消除传统一阶滑模中存在的“抖振”现象,本文采用二阶滑模超螺旋算法来设计速度控制器,并且对算法参数的调节方法做了简单介绍。对柴油机转速控制进行实验并且与PI控制器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滑模控制器在瞬态和稳态工况下的表现明显优于Pl控制器。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