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介绍了6105M100甲醇发动机工程化开发过程:技术方案、试验开发等工作。通过甲醇供给系统、进气系统、 EGR系统、曲轴通风、增压器匹配、抗腐蚀和抗溶胀的设计,以及在台架的燃烧开发、甲醇专用机油的开发以及排放的控制研究,其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查看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介绍了HP SCR系统用于降低船舶低速柴油机尾气NOx排放的试验情况,在低速柴油机排气总管与增压器之间加装SCR系统,尾气的NOx排放水平达到了IMO Tier Ⅲ排放水平,试验验证了SCR系统反应器和催化剂的合理性,以及尿素喷射系统良好的响应特性。
    查看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提出一种采用空气和隔热垫复合隔热的钢顶铝裙活塞,其中活塞顶、隔热垫、铝裙通过4个对称螺栓连接。 针对上述活塞,开展组合活塞热边界分析并获得活塞温度场分布,揭示空气隔热腔及隔热垫对整体活塞温度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活塞热应力分析得到活塞应力状态,针对连接螺栓及隔热垫片与活塞顶接触面应力状态较差的部位,开展关键组合结构匹配分析以降低结构应力幅值、改善应力分布,最终形成合理的组合活塞结构 方案并完成小批量复合隔热活塞工程样件试制。
    查看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针对旧机改造的潜在市场应用需求,开展某型船用机械单体泵式燃油系统电控化改造的可行性研究。在已 标定的机械式燃油系统仿真模型基础上,搭建电控单体泵系统仿真模型并确定电磁阀结构参数。对改造得到的电控单体泵系统开展平台性能试验研究,分析电控单体泵系统的喷射稳定性、喷油持续期、喷油率等喷射性能参数及运行区域。在满足燃油系统配机需求的条件下,改型的电控单体泵系统运行区域可以覆盖原机械单体泵系统的运行线。在运行区域内的23个工况点中,改型的电控单体泵系统在15个工况点中的循环油量比原机械系统更稳定。电控单体泵系统在100%负荷时,喷油持续期比原机械系统短0.3ms至0.5ms,喷油率曲线更接近理想喷油率形状。
    查看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通过对一台船用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推进特性运行时过量空气系数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分析及空燃比 控制MAP优化,研究了该发动机的环境适应性情况。试验表明:100%负荷运行时,λ在1.85~2范围内随着数值的增加,各缸爆压及排温呈现降低趋势,其中λ每增加0.1,各缸平均爆压降低,7bar,平均排温降低20℃,通过对空燃比MAP的标定优化,各缸爆压偏差范围在±5%左右,各缸排温偏差可控制在±2%以内,25%负荷运行时,λ在1.5~1.65范围内各缸燃烧状态稳定。发动机全工况下基于优化空燃比MAP运行时的整机性能指标满足开发要求,具备一定的环境适应性。
    查看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针对某系列气体发动机在用户现场出现的防爆阀失效现象,从总体设计、安装位、规格选型、密封材料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方案。分析和实践结果表明,优化后防爆阀提高了发动机的安全性。
    查看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随着节能减排标准的提升,城市交通拥堵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车辆使用了启停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燃油,并降低了怠速过程的废气排放。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混合动力车辆常用的启停方式,肯定了启停对整车经济性和排放性带来的积极作用,并分析了一系列异常启停方式对发动机的影响,包括发动机频繁启停对发动机摩擦副的冲击、以及导致增压器轴承磨损和漏油等一系列问题。并基于实际启动对进气和润滑油压力的影响,针对性进行试验分析,给出了合理的启停方法,为后续产品标定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查看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在KD8V171柴油机开发中,针对柴油机运转时产生振动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曲轴动平衡设计方案。与之前的完全平衡法不同,新曲轴动平衡方案采用综合平衡法,提高了一阶往复惯性力矩平衡率;减小了KD8V171柴油机的振动,同时减小了曲轴重量,增加了柴油机曲轴系统的自振频率,解决了该柴油机运转时振动过大的问题,提高了柴油机的可靠性。
    查看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缸盖作为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它的可靠性对发动机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载 荷包括装配载荷、热载荷和爆发载荷、因此计算的过程中要采用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发动机缸盖在爆发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周期性的振荡,缸盖的应力集中部位容易发生疲劳损坏,因此对发动机缸盖进行强度分析对发动机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发动机缸盖为研究对象,利用流固耦合的方法计算得到缸盖的温度场,利用此温度场来分析缸盖在热机耦合作用下的强度和疲劳寿命。
    查看
  • 论文全文 - 第一届世界内燃机大会 未指定分类
    天然气发动机在固定式发电机、道路和非道路车辆以及船舶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针对一款大功率 V型16缸天然气发动机排温高的问题,通过DOE计算优化配气正时,着重研究了米勒循环对排温的影响,与常规奥托循环相比,在保证相同功率的前提下,采用米勒循环能够降低涡前排温最高55℃,燃气耗下降12.4%,有效降低了发动机排温热风险,提高了燃气发动机的热效率。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