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 论文全文 - 内燃动力碳中和与排放控制学术年会(2023) 墙报交流
    为研究催化型柴油机颗粒捕集器(CDPF)内的积灰分布对其再生特性的影响。采用CFD软件构建CDPF计算模型,利用CFD分析积灰分布对CDPF再生特性的影响,随后基于灰色关联度法对积灰分布及CDPF结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CDPF内的积灰会增加其内部压力分布的不均匀性,分布于CDPF孔道末端的灰分堵头比壁面灰分层更有利于降低CDPF的再生压降。积灰分布会阻碍碳烟再生过程中燃烧释放的热量,增加热传导阻力,不利于热扩散,从而导致再生温度升高。积灰量对CDPF再生性能的影响大于灰分分布系数,采用高目数非对称薄壁结构的CDPF有利于抑制积灰分布对CDPF再生性能的影响。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23 内燃机“高效、低碳、清洁燃烧”学术年会 测试技术分会(第三分会场)
    能源和气候问题日益突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号召,混合动力系统以其优良的操作性能、安全性和较高的效率,以及某些场合零排放的运行特点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文章对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发展现状、系统架构和运行模式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池组和超级电容复合储能的江海直达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并搭建系统联调试验平台进行了一系列性能试验。经试验验证,该混合动力系统能够为船舶提供安全可靠的动力输出,特别是复合储能系统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突变负荷对机侧模块和直流母线的冲击,对主推进发动机影响更小,并能有效抑制母线电压升高,形成保护。
    查看
  • 论文全文 - 内燃动力碳中和与排放控制学术年会(2023) 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技术(第二分会场)
    提高油电转换效率是混合动力增程器技术开发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满足商用车动力系统 “节能减排”的战略要求,以小功率柴油机增程器技术开发为平台开发高效柴油增程器。首先,通过优化增程器发电机的绕组工艺和优化电机铁心的材料,完善了发电机与柴油机高效区特性的匹配,提升柴油机增程器发电效率。第二,通过优化增压器性能,提升压气机效率,降低柴油机的比油耗。综合以上两方面的优化,经过最终试验验证,增程器的高效区油电转换效率从3.8 kWh/L提升到4 kWh/L,提升了5%。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23 内燃机“高效、低碳、清洁燃烧”学术年会 汽油机气体机分会(第四分会场)
    点燃-压燃模式是能够实现稳定控制的稀薄燃烧模式,而涡流利于有压燃参与的燃烧过程。基于一台点燃-压燃模式的直列4缸缸内直喷汽油机,通过调整进气道改变涡流强度的方式,研究了涡流强度对发动机的燃烧特性、燃烧稳定性、稀薄燃烧极限以及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限制其中一个进气道进气的方式可以提升缸内涡流强度,涡流强度增大后滞燃期变长,燃烧持续期有所缩短,但爆震强度有所增加,点火角推后。涡流强度增大使得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率有所改善(过量空气系数λ增大到1.88与原机λ=1.42时循环变动率相当),因此涡流强度增大可以拓展稀薄燃烧极限。然而,通过限制其中一个进气道进气的方式会极大地提高发动机的泵气损失,最终导致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变差,有效燃油消耗率(BSFC)恶化约3.2%。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23年APC联合学术年会 2023APC联合学术年会
    氢气循环系统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主要系统之一,高性能、低成本的氢气循环系统是提高燃料电池寿命和效率的必要措施。引射器因其体积小、成本低、无寄生功率等优点正成为氢气循环系统中氢气循环泵的有效替代方案。本文对引射器在电堆工况范围内的工况参数的影响进行研究,优化引射器的工作边界条件。针对80kW燃料电池系统,介绍了该氢气循环系统中引射器设计方法,建立了流体动力学模型,并搭建了氢气循环系统测试平台。通过模拟研究,对引射器各个入口的压力、温度以及流量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工况参数对引射性能的影响,为引射器性能的优化提供了思路;研究了不同流体介质下,引射性能的区别,验证了使用其他流体介质进行引射器实验的可靠性。
    查看
  • 论文全文 - 内燃动力碳中和与排放控制学术年会(2023) 墙报交流
    针对通用控制器组成双机热备冗余架构,提出了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进行数据同步,增加CPU空闲同步线程的方法,减少控制任务周期内定时同步的次数,降低数据同步对控制任务实时性的影响;针对同步数据的提取与拷贝,设计专用程序数据段,划分出预定义同步数据区,并给出了通过编译器链接脚本与C语言编程相结合的具体软件实现。软件运行结果表明,通过软件进行数据同步的方法正确有效,实现了热备冗余技术与业务软件的分离解耦,具有较强的易用性和可移植性。
    查看
  • 论文全文 - 内燃动力碳中和与排放控制学术年会(2023) 墙报交流
    某型号喷油器在可靠性试验中出现油嘴紧帽漏油现象,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结合喷油器油嘴紧帽有限元的建模特点,探讨了喷油器油嘴紧帽漏油部件的建模方法,建立计算模型,通过对计算结果分析,确定过渡块为密封薄弱部件。对油嘴紧帽贴应变片进行轴力测试,结合轴力试验结果,增大油嘴紧帽拧紧力矩,提高电控高压共轨喷油器过渡块接触面的密封性,同时分析油嘴紧帽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23 内燃机“高效、低碳、清洁燃烧”学术年会 汽油机气体机分会(第四分会场)
    我国六阶段轻型车排放法规里新增了汽油车燃油蒸发控制系统(Evaporative Emission System ,EVAP)泄露车载诊断(On-Board-Diagnostics,OBD)要求,针对这一要求国内制造商分别选择借鉴了多种OBD系统和诊断策略,在蒸发系统内部真空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检测原理进行泄露检测,但蒸发管路内或多或少存在液态燃油,本文针对这一情况以PHEV车型搭载油箱泄漏诊断模块(Diagnostic Module Tank Leakage,DMTL)系统为例进行测试分析,对于燃油蒸发系统设计上提供一定参考意义。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23 内燃机“高效、低碳、清洁燃烧”学术年会 汽油机气体机分会(第四分会场)
    混合动力汽车是降低整车CO2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的有效解决方案,尤其是PHEV车型,会较长时间存在于市场。因此,开发混动专用发动机,略微降低动力性,提升热效率,并使高热效率区域覆盖混动运行区域,可以有效降低整车油耗。根据混动平台动力需求,开发了一款2.0T混动专用发动机,兼顾当量比及稀燃两种燃烧模式。该发动机采用高压缩比,大程径比和深度米勒循环,同时采用高滚流气道方案,实现了过量空气系数1.8的超稀薄燃烧。结合先进的燃烧系统和降摩擦设计,该发动机实现了稀燃模式45%的有效热效率,当量比模式43%的有效热效率。同时,41%以上热效率区域覆盖了转速从1000rpm到4000rpm的混动运行常用工况点,确保了出色的整车燃油经济性。此外,此发动机还实现了118kW的最大功率和240Nm的扭矩平台,保证了混动汽车的动力性需求。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23年APC联合学术年会 2023APC联合学术年会
    发动机实验室因其系统复杂性对发动机试验的一致性造成影响。本文对不同企业的实验室开展的比对试验进行探讨,确定了比对试验的试验方案和评价方法,并对5个实验室的结果展开误差分析,为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改进行提供了方向,同时为研究不同企业之间发动机实验室的能力比对提供参考。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