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通过试验研究了发动机负荷、乙醇预混比例以及柴油喷油正时对乙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循环波动的影响。试验在一台单缸柴油机上进行,在进气道喷射乙醇,缸内直喷柴油。每个工况采集 150 组连续缸压,进而得到发动机着火时刻(CA5)、燃烧相位(CA50)、 循环累计放热量(Qf)以及平均指示压力(IMEP)的循环波动。结果表明 CA5 和CA50 循环波动在试验工况下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而不同负荷下 IMEP 循环波动率则随着乙醇预混比例增大而逐渐增大,并且随着负荷增大而降低。在不同负荷下,IMEP 和 Qf循环波动率均随着预混比例增大而逐渐增大,并且二者趋势和量级较为接近,表明 IMEP 循环波动主要是由 Qf循 环波动导致的。柴油喷油正时推迟,乙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循环波动增大。主要是由于柴油喷油推迟,缸内燃烧温度明显降低。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对某 1.8T 汽油机油底壳进行了自由模态及约束模态的计算,采用湿模态法对约束状态下不同储油量的 油底壳进行了流固耦合模态分析。同时,对每一个仿真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模态频率和振型与仿真值吻合得较好,明确了流固耦合模型的准确性。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无油和有油情况下同一阶模态的振型区别明显,随着储油量的增加,少数振型呈现低阶、低频的趋势,但总体而言无明确的规律。其次,由于影响流体附加质量的因素较多,对于同一阶的模态,储油量的增加并不使其对应的频率单调减小,而是出现了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另外,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不同储油量油底壳的瑞利阻尼比例系数,结果表明润滑油量对于约束阻尼结构的油底壳阻尼影响较小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涡轮增压器转子系统作为增压器的主要零件,对增压器的性能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某 型增压器转子为例,建立增压器转子系统实体模型,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应用 abaqus 软件,分析其模态,通过数值仿真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与固有振型;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转子系统的谐响应特性,得到其在工作状态下的位移频率响应曲线;同时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瞬态模态分析法,计算了结构在时域上突加气体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并结合静力学分析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上述分析能够预知转子结构设计的薄弱环 节,为机械增压器降噪与结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炼焦副产物焦炉气富含氢气与甲烷,是一种清洁的车用代用燃料,在实际应用中,爆震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 重要障碍。本文利用 GT-POWER 软件,耦合焦炉气化学反应机理与自燃子模型,建立焦炉气发动机爆震模型,并 据此研究焦炉气发动机的爆震特性。首先,利用敏感性分析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搭建并优化得到焦炉气化学反应 机理,利用 CHEMKIN代码建立基于爆震积分法的自燃子模型,并利用 GT-POWER软件 USER MODEL功能建立 一维的焦炉气发动机爆震模型。然后,开展焦炉气发动机爆震试验,使用滤波法和数值分析方法提取爆震特征,并 根据台架试验结果对爆震模型进行验证。最后,根据焦炉气发动机爆震模型对压缩比与点火提前角进行参数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化学反应机理的焦炉气发动机爆震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爆震的发生,为焦炉气发动机的进一步 研究奠定了基础。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基于模拟尾气SCR催化剂快速老化试验系统开展柴油机钒基SCR催化剂快速磷中毒试验,并将所得到的样品与实车老化样品以及新鲜样品进行SCR反应活性测试以及XPS表征测试对比,分析磷中毒对催化剂的影响及途径。结果表明磷中 毒后催化剂NO转化率总体下降,原因是磷中毒可提高无活性V4+比例进而减少有效活性位数量,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本文对一台分别以纯柴油(D100)、纯柴油掺混体积比 30%汽油(D70G30)、纯柴油掺混体积比 30%正丁 醇(D70B30)和纯柴油掺混体积比 15%汽油 15%正丁醇(D70G15B15)为燃料的高压共轨柴油机进行了不同 EGR 率 (0%,20%,30%和 40%)工况下颗粒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小 EGR (≤20%)工况下,柴油掺混汽油或 正丁醇,总颗粒物数浓度增大,但是碳烟排放和几何平均粒径减小。随着 EGR 率的增大,D100 和 D70G15B15 颗粒物 质量浓度逐渐增大, D70G30 和 D70B30 颗粒物质量浓度先减小后增大。在中小 EGR 率(≤20%)时,D100、D70B30、 D70G15B15和D70G30颗粒物质量浓度依次升高。大EGR率(30%和40%)时, D70B30 、D70G15B15 、D70G30和 D100 颗粒物质量浓度依次升高。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基于 Flowmaster 软件对某 6 缸船用柴油机润滑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建立一维仿真模型,分别在最大 扭矩转速 800r/min、额定转速 1200r/min、超负荷转速 1238r/min,机油温度分别在正常工作温度 85℃、 高温 110℃的工况条件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计算得到润滑系统关键节点压力和流量,从而评价主油道压 力是否合理、关键节点压力与流量是否分布合理、机油泵供油压力是否符合要求。另外,将仿真结果与实 验结果对比,同时分析机油冷却器和机油滤清器放置顺序对各节点供油压力和流量的影响,评价润滑系统 的工作可靠性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本文以某双对置二冲程柴油机冷却水套为研究对象,利用 PIV 测试技术,实现了冷却水套内部流动的 可视化研究,获得了冷却水套螺旋肋片处的流场分布矢量图,分析了关键位置处的流动特性,为冷却水套流 动组织合理性判断及改进设计提供依据。同时,将 CFD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对比,二者流速范围最大误差 9.09%,验证了 CFD 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并分析了导致误差存在的主要因素。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在使用废气再循环技术时,通过 EGR 冷却器来控制引入废气的温度,提高充气效率。冷却器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会导致废气换热效果降低,利用 CFD 软件对冷却器进行固液气三相的耦合计算,对冷却器的废气流场和温度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入口结构问题导致某些部位冷却效果较差,对冷却器结构进行调整后分析仿真结果,冷却效果变好,为冷却器的结构改进提供参考。
    查看
  • 论文全文 - 2016年会议 未指定分类
    本文针对某船用柴油机机体在横油道处出现断裂的问题,建立了包括柴油机机体、主轴承盖、模拟 气缸盖、主轴承螺栓、主轴瓦、缸盖螺栓在内的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了应力及高周疲劳计算,分析了其 发生断裂的原因。并对优化后的新结构进行了相应分析,验证了其在横油道处结构的优化能够满足强度使 用要求。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