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全文 - 《内燃机学报》 2015年
针对柴油机掺烧 H2-O2 气体(布朗气)前后颗粒排放的变化情况,采用颗粒分级采样装置,对 186F 柴油机标定工况下的排气颗粒进行采集.采用扫描电镜(SEM)对等效面积径以及颗粒形貌进行了分析.采用透射电镜(TEM)对颗粒的层面间距、颗粒微晶尺寸等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探讨了掺烧 H2-O2 气体前后颗粒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和 H2-O2 气体对颗粒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颗粒物的表面形貌主要呈团状、链状、枝状等状态分布;与原机相比,掺烧H2-O2 气体后,颗粒多呈链状、枝状分布,颗粒表面的可溶性有机物减少,单位面积内的颗粒数量减少.掺烧 H2-O2气体后,颗粒的平均等效面积径有明显降低,降低约 71.9%,颗粒粒径向小粒径方向移动;基本碳粒子层面间距有所增加,说明微晶碳层的面积增大,有利于颗粒氧化过程的进行;颗粒的微晶尺寸有所减小,弯曲度增大,表面微晶结构的有序性减弱.掺烧 H2-O2 前后颗粒分形维数分别为 1.58 和 1.37,表明掺烧 H2-O2 气体后,使颗粒的结构紧密程度有所降低.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