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减排温室气体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高度共识,2020年9月我国已正式宣布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目前占全球能源版图70%份额以上的国家已宣布2050前后实现碳中和。在此大背景下,近年来,欧洲一些国家有提出逐步淘汰内燃动力汽车甚至禁燃油车,对内燃机的偏见似乎已成为一种“政治正确”,我国禁燃油车和限制内燃动力汽车声音也常有所闻。我国汽车内燃动力产业发展面临空前的挑战和困难。

自十九世纪奥托发明汽油机,狄塞尔发明柴油机以来,内燃机为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目前在碳中和愿景下社会上对内燃动力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认为减碳就是禁燃油车、就是去内燃动力。大家知道,内燃机只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是一种将由燃料化学能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碳中和的目标是消除二氧化碳,而不是内燃机这一能量转换装置。

内燃机是否排碳,取决于它采用的燃料。如果它采用的是化石燃料石油提炼而来的汽油和柴油,它就会排碳;而未来如果它采用零碳燃料,它就是零碳动力。

碳中和愿景下,燃料如何脱碳和零碳化?一种名谓可再生燃料的全新变革性技术正在被社会和产业认知,采用来自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绿电,去制取氢和氨燃料,利用绿电通过热化学、电化学方法等转化还原CO2,去制取醇醚燃料和合成汽、柴油,使燃料可再生,有望使车用燃料独立于化石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实现零碳排放。

因此,从近中期看,要不断提升内燃动力热效率,达到节能减碳目的,柴油机和汽油机最高热效率已分别逼近55%和45%,今年1月潍柴已研发成功最高热效率达51%的重型商用车发动机,内燃机是目前热效率最高的热机。从中长期看,利用富余的可再生电力低成本制取可再生燃料,内燃机将成为零碳动力。通过科技进步,过去的内燃机,依赖于上亿年前阳光照耀的产物-化石燃料;未来,每天的阳光将为内燃机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燃料!

因此建议政府在制订产业政策时,面对快速发展的各种新技术,应鼓励技术路线多元化,坚守技术中立原则,要摒弃“禁燃”“限内”的错误认识,要目标导向,而不是技术路线导向。国家“双碳”政策已明确提出要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针对汽车动力系统,要从汽车“油耗”标准向“碳排放”标准转变,坚持“减碳”目标导向,采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方法,尽快制定车用能源低碳和零碳标准,出台汽车碳排放法规,根据最终排放效果,而非依据技术路线来进行税收调节、奖励或惩罚,实行补贴中性,努力营造汽车技术发展良好产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