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美彪

男, 南岳电控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

学习/工作经历

工作/学习经历:
1980.09—1983.06 湖南大学衡阳分校机械制造专业学生;
1983.06—1987.08 衡阳起重电器厂 技术员、技术科长;
1987.09—1990.03 湖南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专业学生;
1990.03—1993.08 衡阳汽车配件厂 工艺科科长;
1993.08—1998.12 中外合资南岳油泵油嘴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副厂长;
1998.12—2006.01 中外合资南岳油泵油嘴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2006.01—2011.04 亚新科南岳(衡阳)有限公司 技术副总、总工程师;
2008.10—2009.11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高级经理工商管理学习;
2011.04—2019.02 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2019.02—2020.06 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2020.6至今 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研究领域和兴趣

研究领域和兴趣:主要研究内燃机燃油喷射系统、内燃机新能源喷射系统,熟悉的学科有机械零件与传动,内燃机工程,机械摩擦、磨损及润滑等,感兴趣的学科有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应用、工程热力学、电加工技术等。

主要业绩

被提名人从1990年硕士毕业开始一直致力于燃料喷射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是国内该领域的奠基者之一。由他带领的团队,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及企业等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历年来一直走在国内该领域前列。
1.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作为车用柴油发动机的“心脏”——燃油喷射系统,国内一直没有生产厂家,全部依赖进口。由他主持研发的A系列高压喷油泵于1995年6缸A系列喷油泵横空出世,当年形成10万台销量,销售收入1.2亿元,逐步替代了同类进口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该产品被湖南省经贸委、省技术监督局授予“湖南省1997年度产品质量奖”。
2. 1997年由他主持研发的AD系列喷油泵,2000年获得衡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属国内首创,三年累计生产30万台、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实现利润4000万元。
3. 从2000年开始,由他主持研发的P系列喷油泵,2007年获衡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获奖人)、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获奖人),三年累计生产50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实现利润2亿元。
4. 随着环保、节能的需要,国家规定在2008年7月1日起实施国Ⅲ排放标准,由于国外的长期技术垄断、封锁,我国没有突破相关关键技术,只能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国家发改委在[2005]2769号文件中将其列为高技术产业化重点支持项目。从2002年到2005年,通过与一汽集团的产学研合作、同步开发,在他的主持下,一举攻克国Ⅲ产品多项关键技术,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国Ⅲ及以上排放标准的电控单体泵并实现量产,突破了国外垄断,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研发的产品因其实现了从传统机械泵到电控泵的重大突破,2006年获“中国汽车自主创新成果大典”的“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两项大奖;2009年底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获奖人,第一获奖人为李骏院士),2013年相关发明专利获湖南省专利二等奖(第一发明人)。目前南岳电控电控单体泵年产能80万台套,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5%,2024年被工信部评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电控单体泵升级后排放达国V排放标准,主要应用于机动车辆、农机、工程车辆、发电机组、船舶等方面,在国防和军工领域应用广泛,解决了我国各主要柴油发动机厂核心零部件及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提高了我国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该产品涉及到芯片制造、传感器制造、嵌入式计算机、机械制造等领域,对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社会意义。
5. 2010年至今研发并产业化的高压共轨系统,属于我国的“卡脖子”技术之一,由他主持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的“产业振兴与技术改造项目(中央评估)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产业化系统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承担了工信部的 “2013年工业强基示范工程”的项目——“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喷油器总成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同类项目全国两家)并顺利通过验收。高压共轨系统作为目前内燃机燃油喷射系统的主流技术路线,代表了该领域的最高技术水平,一直被国外所垄断,通过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经过被提名人所带领团队近十年的努力,目前南岳电控该项目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达到T4/国六排放标准,属于公司主营产品之一,正在逐步替代进口,已进入大批量商品化阶段,并获得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
在该项目研发过程中,被提名人所带领的团队通过与中国科学院材料磨损与防护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历经10年产学研用联合攻关,解决了超低摩擦碳薄膜可控制备、低温下(<150℃)轴承钢等表面的高结合力沉积、批量一致性工艺与装备一体化集成等技术难题,突破了其中的关键共性技术:表面镀层技术——“低摩擦固体润滑碳薄膜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并于2019年12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五获奖 人)。
2015-2017年被提名人主持了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类项目——高压共轨电子控制单元(ECU),该项目成功解决了电控燃料喷射系统的相关电子控制技术。
6. 2018年开始,由他主持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新能源发动机甲醇喷射系统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建立了一条新能源发动机甲醇喷射系统生产线,形成20万套/年的生产能力,相关产品满足国六排放标准,已推广应用到国内多家发动机市场。由他带领的 “南岳电控新能源发动机喷射系统创新创业团队”入选“2019年湖南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支持计划”,并于2022年被评为“湖南省企业科技创新领军型团队”。
7. 在长期的研发工作中,被提名人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已授权的有效发明专利25项,于2018年获第五届“湖南省十大优秀专利发明人”,2021年被认定为湖南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证书编号:2021RC4096)。

代表成果

1.论文:
作者:龙美彪,王兆龙,赖振国,张斌,黄民备,高凯雄,涂选举,张俊彦;题目:含氢类富勒烯碳薄膜不同载荷下的磨损寿命研究;期刊名称:《真空与低温》2021年4月第27卷第2期;DOI号:10.3969/j.issn.1006-7086.2021.02.002。
2.专利:
1. 申报人:龙美彪、欧阳玲湘、黄民备、李少鹤,专利名称:柴油发动机燃油喷射电控单体组合泵,申请年份:2010年, 申请号:ZL201010261721.X,批准年份:2011年,专利号:ZL201010261721.X
2. 申报人:龙美彪、欧阳玲湘、黄民备、孟卫东、谢龙、郑昌、熊明富,专利名称:柴油机电控单位微控制器模块,申请年份:2014年, 申请号:ZL201410610465.9,批准年份:2017年,专利号:ZL201410610465.9
3. 申报人:龙美彪、欧阳玲湘、黄民备、谭江学、李少鹤,专利名称:一种单缸柴油发动机燃油喷射电控单体泵,申请年份:2015年, 申请号:ZL201510518906.7,批准年份:2017年,专利号:ZL201510518906.7
4. 申报人:龙美彪、欧阳玲湘、黄民备、王英姿、谭四喜,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多缸高压供油泵,申请年份:2014年, 申请号:ZL201410843123.1,批准年份:2018年,专利号:ZL201410843123.1
5. 申报人:龙美彪、周文华、欧阳玲湘、黄民备、谭四喜、涂选举,专利名称:一种可以控制提供发动机定时定量喷射燃油的喷油器,申请年份:2013年, 申请号:ZL201310743447.3,批准年份:2017年,专利号:ZL201310743447.3
6. 申报人:龙美彪、欧阳玲湘、黄民备、李吉朋、谭四喜,专利名称:一种共轨喷油器,申请年份:2015年, 申请号:ZL201511023051.7,批准年份:2018年,专利号:ZL201511023051.7
7. 申报人:龙美彪、李成校、涂选举、周文华、黄民备、欧阳玲湘,专利名称:汽油直喷喷油器,申请年份:2010年, 申请号:ZL 201010546443.2,批准年份:2012年,专利号:ZL 201010546443.2
8. 申报人:龙美彪、黄民备、涂选举、周文华、李成校,专利名称:汽油直喷喷油泵,申请年份:2012年, 申请号:ZL 201210332437.6,批准年份:2015年,专利号:ZL 201210332437.6
9. 申报人:龙美彪、邓飞、孟卫东、黄民备、熊明富、郑昌,专利名称:电控柴油机EGR系统NOx排放量监控方法及装置,申请年份:2012年, 申请号:ZL201210440846.8,批准年份:2015年,专利号:ZL201210440846.8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