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会议论文检索
高级检索
国内外水电解制氢标准发展现状
【作者】
王圣; 王亚军; 胡晓明; 周云帆; 韩红苓; 万年坊; 杨雪; 杨鹤
【单位】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标准对于建立一个可接受市场和安全的商业环境至关重要。我国水电解制氢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窗口期,急需加快完善配套标准体系,推动建立计量、检测和认证体系,支撑绿氢产业有序、高质量发展。 水电解制氢技术 水电解制氢技术通常依据电解质和传导离子的不同进行分类,包括:碱性电解池(Alkaline water electrolysis, AWE)、质子交换膜电解池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sis, PEM)、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池(Anion 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sis, AEM)、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 SOEC)。碱性电解池发展最成熟、成本最低,是目前最适合规模化电解水制氢的技术路线。与相比碱性电解槽,PEM因其可即时启停在特定应用场景(如车规级氢能、波动性可再生能源)中优势明显,目前已应用在国内外诸多项目上,其市场渗透率预期会逐步扩大。SOEC和AEM有巨大潜力,但前者在规模量产前还需提高耐久性、制造工艺等,后者目前还处在基础材料研发阶段。 水电解制氢标准 国际上,ISO/TC 197 氢能技术委员会发布了ISO 22734:2019《电解水氢气发生器工业、商业和住宅用》,该标准规定了电解槽设备的组成和工作条件、测试的方法、标识和标记等,但稳定性测试仅提供了可能性的测试方法。 国内,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09)先后组织制定了 GB/T 19774-2005《水电解制氢系统技术要求》、GB/T 37562-2019《压力型水电解制氢系统技术条件》、GB/T 37563-2019 《压力型水电解制氢系统安全要求》和 GB 32311-2015《水电解制氢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四项国家标准。 中国水电解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国水电解标准化团体未建立统一的协调体系,各团体约束条款并不明晰,导致既有标准审查维护不到位,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不能紧跟技术进步做及时修订。比如,行业标准中《水电解制氢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CB 3521—1993)自1994年实施至今已有26年,至今未进行修订[1]。 结论 目前,ISO、IEC和中国氢能标委会都建立了大量关于氢能的标准,但具体到水电解制氢的标准并不多。我国不仅应加快水电解制氢在材料与零部件、设备、系统、综合评价等方面的标准的发展,还应完善水电解制氢标准化体系,加强标准的维护与完善,及时解决标准落后于技术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灿,张明震,科技导报,2022,40(24)
【关键词】
水电解制氢;标准;氢能;发展现状
【论文集名称】
【会议名称】
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
【会议时间】
2024-4-19至2024-4-23
【会议地点】
天津市
【下载次数】
68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