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随着当今城市进程的快速发展,非道路移动机械也在不断发展。在整体发展过程当中,不仅对自身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创新,而且有关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产品制造工艺和生产工艺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与革新。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今人们的使用需求,开始运用一些新的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来提升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性能。而柴油机就是其核心,当下柴油机的加工方式由单一的专机生产转变为加工中心组建柔性生产线。在设备选择过程当中,除了重视智能化、自动化以外,一定要保证设备的具体工作职能符合生产线需求。而一些辅机恰巧能够完善生产线的不足之处,更好地开展生产工作。本文就柴油机机体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螺孔残留铁屑问题进行分析并运用机械原理制作出一套自动吹屑装置。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介绍了重型M100甲醇发动机的开发,燃油系统、进气系统、EGR系统、进气道性能;台架燃烧系统的开发,缸压一致性、放热规律。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利用光学测试设备,研究了两款不同喷射压力GDI发动机喷油器在喷嘴积碳前后的喷雾特性。这两款发动机分别进行了标准耐久测试。在经过耐久测试后,发现两款发动机喷油器头部都积累了大量积碳。随后对这两款喷油器分别进行了喷雾油束靶点、宏观形态和流量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喷油压力为20MPa的喷油器,部分喷雾靶点较积碳前变化较大,宏观形态也有一些改变;35MPa的喷油器喷雾靶点和宏观形态变化较小。两种喷油器积碳对喷油流量的影响均不显著。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介绍了目前应急发电柴油机启动时的润滑系统机油压力要求,分析了应急发电柴油机润滑系统的结构布置及启动时的机油压力建立能力,并就影响应急发电柴油机润滑系统机油压力建立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润滑系统中加入单向阀来提升应急发电柴油机润滑系统机油压力建立能力的可行方向。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人们对柴油机的热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柴油机的发展。本文设计的是485柴油机活塞连杆组,活塞部分是动力的起始点,连杆部分传递作用力。文章研究了各类活塞连杆的作用与发展,得出了本机型最好的设计。虽然现在活塞连杆组设计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适用于各种工况的设计不同。文章分析了国内发展较迅速的这类柴油机,其优势在于经济性好,动力充足,在国外这类产品出台相关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相较于国内,国外的柴油机汽车得到了全方位支持,不仅在于本身性能,而且在于柴油机可开发、可利用的地方很多。本文设计了筒形活塞,使用铝合金材料。连杆杆身选用工字形截面,材料使用40Cr,连杆大头采用斜切口(角度为45°),连杆大头与连杆盖采用组合加工。对连杆螺栓进行了校核,使用的是数值比较法,最后得出数值在安全范围内,符合要求。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近几年一些特大自然灾害不断发生,给电力系统造成了致命的破坏,导致大面积的停电事故,给靠电网供电的消防水泵系统敲响了警钟。本文进行了在不需要供电电网的情况下使用190系列柴油机作为驱动动力的消防泵机组的应用研究。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曲轴作为柴油机的主要部件之一,是把气缸所做的功以旋转运动的形式输送出去的主要传力部件。在柴油机做功的过程中,曲轴受到连杆力、旋转惯性力等载荷的作用,会发生弯曲、扭转、振动等情况,工作条件相当苛刻。柴油机的使用寿命以及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曲轴的安全使用寿命以及可靠性,在柴油机设计中曲轴的设计尤为重要。 本文根据柴油机给定的缸径、行程等数据,查阅资料得知柴油机曲轴各个零件与缸径的比值,根据经验选择合适的比值计算,确定零件的尺寸并利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对曲轴进行模型建立;设计低速柴油机曲轴,所以选用比较便宜的材料45钢;曲轴的油孔直径均小于6mm,在有限元分析时不考虑油孔尺寸,将曲轴模型的油孔删去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workbench中,设置材料属性,采用四面体网格对模型整体进行网格划分,对曲轴的主轴颈与曲柄臂、曲柄臂与连杆轴颈连接圆角处等应力最集中的部位进行精密网格划分;对曲轴的两个端面施加固定约束以及轴向约束,限制曲轴径向以及轴向的位移,对连杆轴颈相邻的两个主轴颈曲面施加圆柱形支撑约束,限制曲轴的旋转;根据气缸的爆发压力以及活塞连杆组的质量对曲轴受拉以及受压情况的极限受力进行计算并施加载荷;通过有限元静态应力分析,得到曲轴在受拉、受压两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以及应变云图,表明所设计的曲轴刚度低于疲劳强度,满足曲轴的工作要求。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在某高压共轨增压中冷的四缸柴油机上,研究了后喷参数对柴油机排气温度的提高和排放物影响的研究。试验表明:在发动机的高转速小负荷下,增加缸内后喷,对发动机的排气具有明显的提高效果,最大能提高到449℃,这已经能完全符合DOC的工作条件,可以使DOC工作在转化效率极高的范围,对降低未燃HC有明显的效果。此时,发动机的HC排放最低降低到4.4ppm,碳烟排放随着后喷油量的增大逐渐降低,最低为0.083FSN,氮氧化物无明显变化。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本文基于目前新能源车电机测试系统的发展现状,开发一种采用MC9S12XS128单片机作为下位机,将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作为上位机软件的电机测试系统。根据电机测试系统需求完成了硬件的选型工作,以及系统整体架构的构建。针对测试系统所需具备的功能,使用CodeWarrior IDE软件完成了单片机下位机程序的编写,并使用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完成了上位机程序的编写,并对程序所涉及的相关模块进行了介绍。根据实际条件,完成了负载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实际工作能力。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散热器是汽车热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散热器性能对发动机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管带式散热器结构紧凑,换热性能良好,其空气侧可通过增加百叶窗式翅片以加强换热效果。本文针对某型号开百叶窗的管带式换热器,利用三维流体力学仿真分析软件Fluent,建立了基于几何结构的散热器计算模型,并基于试验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以散热器换热性能最好为主要目标,分析了百叶窗开窗角度、翅片波高、翅片波距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散热器分别在百叶窗开窗角度为23°、翅片波高8mm、翅片波距2mm时性能最优。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