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 论文全文 - 设计与智能制造2022学术年会 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技术
    起动机是发动机重要零部件,其安装在飞轮壳上,安装结构可靠性是保证起动机正常工作的前提;该文以模态计算、扭转刚度计算和应力计算为三个判据,建立飞轮壳上起动机安装结构的设计方法。
    查看
  • 论文全文 - 设计与智能制造2022学术年会 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技术
    飞轮壳是发动机重要零部件,其主要起连接发动机与变速箱、动力总成与车架的作用,载荷复杂、以整车试验为主要考核手段;该文以铝合金飞轮壳为研究对象,阐述一种满足发动机项目开发节点且具有考核价值的快速试制铸件开发方法:3D打印+T6热处理。
    查看
  • 论文全文 - 设计与智能制造2022学术年会 高强化材料与结构技术
    依据特种车辆对空气清器寿命提升需求,在空间和接口限制条件下,将某空气滤清器设计为具有脉冲反吹自清洗空气滤清器,并对台架试验样机进行了寿命对比试验研究,得到了脉冲反吹空气滤清器的性能特点,为脉冲反吹空气滤清器的设计和试验提供了依据。
    查看
  • 论文全文 - 设计与智能制造2022学术年会 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技术
    自然降雨的雨滴粒径分布可通过Rosin-Rammler方程进行简化,由此可计算不同工况下发动机进气口的雨滴粒径范围。利用DPM-EWF耦合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进气道内的水滴颗粒轨迹和液膜分布,并由此提出提高进气道水分离效率的思路。
    查看
  • 论文全文 - 设计与智能制造2022学术年会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
    对于蜂窝滤产品的流阻分析项目,本文针对其中滤芯部分的多孔介质区域,结合试验和STAR-CCM+分析软件研究出了一个关系式,以确定准确的阻力系数。
    查看
  • 论文全文 - 设计与智能制造2022学术年会 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技术
    人工智能领域中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的快速发展使得小样本情况下建立准确的模型变得可行。本文从机械加工刀具使用监测的需求出发,利用迁移学习的方式完成一种智能的刀片分类模型。并对不同训练方式和有无背景干扰情况下的分类准确程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迁移训练在15个类别分类任务中小样本训练的情况下依然具有93.33%的刀片分类准确性,分类难度降低后准确度可达100%,难度降低后在有背景干扰情况下刀片分类准确度为95.83%左右,具备工程应用价值。
    查看
  • 论文全文 - 设计与智能制造2022学术年会 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技术
    拓扑优化技术对于零部件可靠性设计、轻量化设计以及降成本设计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inspire平台,针对某发动机配气摇臂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首先,通过定义静态多工况下的摇臂体积或质量分数为约束变量,将频率最大化或结构的最小柔度作为目标函数,使用SIMP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获得摇臂的初步结构形式;增加应力约束方法得到摇臂结构的大致尺寸;最后,综合考虑强度、刚度、增材制造工艺和材料利用率等因素,确定优化后的摇臂材料及结构,校核结果显示优化结构的结构及动力学性能满足使用要求,且不次于原铸造结构。
    查看
  • 论文全文 - 设计与智能制造2022学术年会 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技术
    本文在GT-suite环境下建立了详细发动机、后处理以及整车物理模型,通过嵌入耦合了控制逻辑。通过MATLAB中的Simulink环境建立了发动机、变速器、整车及在线诊断(OBD)的控制系统,将该控制系统耦合到GT-suite物理模型中,进行联合仿真,并进行OBD仿真评估实验。对仿真输出的便携式排放污染物测试系统(PEMS)驾驶循环的排放结果与实际道路试验进行对比分析,该仿真模型能准确完成OBD诊断过程,并给出准确的OBD诊断结果,仿真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精度达到了设计目标,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查看
  • 论文全文 - 设计与智能制造2022学术年会 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技术
    随着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程度的提高,在内燃机系统中,数据可视化是未来数据展示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论文从共轨燃油系统的Simulink和Amesim模型入手,根据对实时监控数据的需求,利用Veristand建立了一个数据监视及控制界面,用来实时观测模型运行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变化,并且可以通过控制输入的参数来模拟共轨燃油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运行状态,做到了模拟故障信号的产生以及模型运行过程的数据可视化,更方便地监视共轨燃油系统的运行状态,保障了柴油机正常运行的可靠性,从而确保船舶安全有效地行驶。
    查看
  • 论文全文 - 设计与智能制造2022学术年会 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技术
    为提高铁基滑动轴承材料的摩擦学性能,采用低温渗硫技术在轴承表面渗硫改性,研究轴承表面渗硫层的减摩机理。结果表明,渗硫改性后轴承材料表面依次生成了平整渗硫层和结构堆垛层,两层材料均含有一定的硫化物,平整渗硫层中的硫化物含量高于结构堆垛层。摩擦磨损过程中,结构层不易磨损剥落,对平整渗硫层起到较好保护作用。硫化物及其间隙中储存的润滑油能使轴承表面具备典型“液-固协同润滑效应”,利于自润滑膜形成并向对偶件表面转移,有效改善轴承材料摩擦学性能。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