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内燃机学会

  • 论文全文 - 《内燃机学报》 2017年
    利用高速成像方法及激光光学诊断技术系统研究了不同边界条件下多孔直喷喷油器喷雾闪急沸腾特性,分析了环境压力、燃油温度、燃料成分及油束靶点布置等对汽油闪急沸腾的影响程度及范围,进一步明晰了喷雾发生闪急沸腾后空间形态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降低环境压力和提高燃油温度可促进喷雾闪急沸腾的发生,对于试验用汽油燃料,环境压力每降低 0.04 MPa 与燃油温度升高 10 ℃对喷雾的闪急沸腾影响效果相当.冷态射流喷雾与剧烈闪急沸腾喷雾在空间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剧烈闪急沸腾喷雾在初始阶段时油束便出现整体塌缩,空间形态由空心锥状逐渐演变为实心锥状结构.少量乙醇组分的掺入对冷态射流模式喷雾形态的影响不大,但在过热条件下会使混合燃料喷雾的整体形态向闪急沸腾程度更大的方向发展.通过提高喷油压力,可降低喷雾闪急沸腾贯穿距离对燃油温度的敏感度.
    查看
  • 论文全文 - 《内燃机学报》 2017年
    为了探究环境属性与燃油属性对单组分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建立了高温高压单液滴蒸发试验装置,系统研究了正庚烷、正十二烷和正十六烷单液滴在高温高压下的蒸发特性.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超过燃油的临界温度且环境压力接近燃油的临界压力时,液滴周围就会出现“可见蒸气”,且随着压力的升高,“可见蒸气”的量逐渐增多.此外,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环境压力的升高对 3 种燃油液滴蒸发速率的影响由抑制转变为促进,在某一温度下,环境压力的变化对燃油液滴的蒸发速率影响很小,该环境温度接近燃油的临界温度.在当前研究的压力范围内,正庚烷、正十二烷和正十六烷燃油液滴蒸发速率的变化率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环境压力越高,蒸发速率随环境温度的增加幅度越大.
    查看
  • 论文全文 - 《内燃机学报》 2017年
    采用光学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某型柴油机喷油器喷孔积碳的分布区域、形状和大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了积碳的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按照分布区域划分,喷孔积碳可分为出口积碳、孔内大颗粒积碳和孔内壁面积碳 3 类,出口积碳比较明显,积碳量最多,大致呈圆弧状均匀分布在出口周围,孔内大颗粒积碳较少,形状不规则,孔内壁面积碳大致在壁面均匀分布,但积碳量不显著,导致壁面粗糙度增大;从微观形貌发现,底层积碳呈球状,球状颗粒之间排列紧密,结构复杂,表层积碳整体连成一片,结构紧实,无明显的颗粒状,表面相对整齐平坦;积碳主要由 C 和 O 元素组成,另外还有少量的 Si、Fe、K、Mo、Cl 和 Cr 元素,Fe、Mo 和 Cr 元素可能是由缸套活塞磨损产生的颗粒随润滑油吸附在积碳中,Si、K 和 Cl 元素可能来自机油和机油添加剂.
    查看
  • 论文全文 - 《内燃机学报》 2017年
    基于小型 Wankel 发动机的混合润滑情况,首先分别建立转子端面与端盖之间、径向密封片与气缸之间以及轴承的摩擦损失功率预测模型;然后利用倒拖法测试转子端面、径向密封片和轴承的摩擦损失功率,并验证上述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利用模型研究了工作状态下小型 Wankel 发动机的摩擦损失功率.结果表明:工作状态下,小型 Wankel 发动机的摩擦损失功率主要由转子端面、径向密封片和轴承的摩擦损失功率组成.其中转子端面引起的摩擦损失功率最大,占整机摩擦损失功率的 60%左右,此比例随转速的上升变化不大.转子端面和径向密封片的摩擦损失功率主要是由微凸体相互接触引起的.
    查看
  • 论文全文 - 《内燃机学报》 2017年
    根据燃油一次破碎后形成的油滴运动特点,建立了与实际更加相符的二次雾化模型,通过 N-S 方程和线性化分析方法导出各参数之间的本征关系,并给出本征方程的解,基于方程的解,分别研究 Ma 数、 Bond 数、Oh 数和气/液密度比 κ 对油滴二次破碎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可压缩性对油滴的二次破碎具有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气体可压缩性的影响,油滴的黏性可以抑制油滴的破碎,而油滴受到气动作用力是油滴破碎的直接原因,因而提高 Bond 数可得到更好的雾化效果.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泄漏测试是保证产品可靠运行的一项重要措施,汽车的机油散热器出现泄漏会造成汽车发动机损坏。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散热器的密封性测试原理,介绍了基于压差对比检漏法的一种应用。本方法可以监控散热器出气端的压力波动来确定散热器内部是否堵塞不能正常工作。采用3个标准轮换工作,可以保证每一次检测的散热器与标准件的温度接近,降低了温度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在油田动力系统中,采用超级电容器作为冲击负载的功率补偿元件,具有响应速度快、补偿功率大等优点。通过动态冲击负载补偿算法与动力系统补偿功率控制策略,完成行瞬态有功和无功电流的给定量的运算,进而通过控制变换器的动作实现对系统输出功率的控制,再采用PWM控制技术对电流波形的实时值进行反馈跟踪控制,最终完成天然气电站冲击负载的快速识别与补偿。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现代车辆设计很大程度上围绕内燃机展开,内燃机的机械效率直接决定内燃机的优劣。现发明一种双向无连杆活塞往复运动机构,内燃机使用此机构能达到减重、减磨、增效的目的,方案是:固装在曲轴上连杆轴颈位置的曲轴齿轮与半月形滑块嵌合成一个圆形机构安装在活塞齿轮的圆孔内,曲轴齿轮和活塞齿轮是内啮合齿轮,随曲轴的旋转顺序啮合、转动,在曲轴齿轮、半月形滑块、活塞齿轮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双向无连杆活塞往复运动。机构能使内燃机减轻机械重量,减小机械体积,减小机械摩擦,提高机械效率,改善燃油经济性。该机构可应用到往复容积式发动机或者压缩机械上,替代传统内燃机的曲柄连杆机构。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由于国家政策及分布式能源的推广应用,市场上对2MW以上大功率燃气发电机组的需求日益扩大,为应对这一需求,济柴开发出了2~5MW的大功率天然气发电机组。济柴前期已具备2MW以下发电机组和10MW以下发动机台架试验的能力,而针对2MW以上大功率发电机组尚不具备台架的试验条件。为满足大功率发电机组的试验需求,济柴对现有的发动机试验台架进行改造设计与完善建设,使其具备发电机组台架的试验条件。
    查看
  • 论文全文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9年联合学术年会 未指定分类
    由于国家政策及分布式能源的推广应用,市场上对2MW以上大功率燃气发电机组的需求日益扩大,为应对这一需求,济柴开发出了2~5MW的大功率天然气发电机组。济柴前期已具备2MW以下发电机组和10MW以下发动机台架试验的能力,而针对2MW以上大功率发电机组尚不具备台架的试验条件。为满足大功率发电机组的试验需求,济柴对现有的发动机试验台架进行改造设计与完善建设,使其具备发电机组台架的试验条件。
    查看